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。」,為人師者,自當恪守此理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我相信教育的可能性,亦認同教育的重要性。「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人恪而恥也。」,透過教育,人方可明辨是非、克己復禮。在我的教學生涯中,我一直強調兩大原則: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及「有教無類」。作為一個教師,我們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,更是培育思想、改變生命的一員。

首先,作為一個充滿熱誠的教育工作者,我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教不了的學生,只有教不好的老師。我自己就是出身於成績差劣的中學,深明在其中苦苦掙扎的痛楚。無論自己多麼的努力,跟這個世界還是相差甚遠。因此,我更加希望可以幫助這些中游學生,守護他們的大學夢,畢竟在我的人生字典中,是沒有「放棄」兩字的。我們不得不承認,香港的教育環境是有缺失的,第一組別的學校可以說是一騎絕塵,成績遙遙領先。但是,這並不代表其他的學生是沒法教好的,「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其索。」我堅信憑著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,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。這,就是教育的可能性;這,亦是真正的「有教無類」。

其次,教育之意義不僅限於成績上,更為重要的是在影響他們的人生價值觀。我經常說,如果我的學生能因為我說過的一句話而改變了他一點點的人生路向,那我就成功了。特別我們教文史的,古聖賢之語,往往如晨鐘暮鼓,發人深省。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,這從來不是甚麼豪言壯語,卻是我等教師應當僅記的。就我的理解,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包含兩層的意思:首先,就是通過老師的心靈去造就學生,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「教」的過程,學生從與老師的生命接觸裡,潛移默化地受到老師的薰陶,嚮往及學習老師的生命素質;第二,當然就是老師的心靈是值得學生去嚮往的,是值得去影響我們下一代的,否則說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就變得可笑及不負責任。但在很多時侯,我們靜下心來,思考自己的教學工作,又是否真的做到呢?當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時,有多少老師真的是快樂及主動地學習呢?當我們鼓勵及推動學生的閱讀風氣時,但我們老師又有幾多人能保持閱讀的習慣?當我們希望培養出獨立思考及具批判力的學生時,但我們老師又有多少敢於向結構性的問題說「不」,又有多少空間靜下來思想自己究竟在做著甚麼呢?這一連串的問號,不是想批判老師的工作,只是想強調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的重要,我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,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生命,因為我們是怎樣的,我們的學生就是怎樣的。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」,聖人之言,當貫徹始終。

教育,從來都不是一項單向的事情,它是雙向的。如果一個教師,把這一切的教育理念只當作口號,我深深相信,學生是不可能感受生命從而改變自己。我不敢說我自己是一個好老師,教育從來都是一生的課題,但我堅信我可以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,感化學生,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」,承傳仁義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