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2026 常規課程現正火熱招生!等經致中文補習團隊幫你中文絕地翻身!
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必學「五常」
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必學「五常」

August 15, 2025
適用年級: 高中
分卷: Paper 2

不論是在DSE中文卷一或卷二的題目中,也會圍繞着五常的思想,又即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,同學可嘗試從根本理解五常的具體意義,懂得如何適當地理解和運用五常,幫助閱讀和作文考試應對。我們可先理解五常的背景和原則。 

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這五個道德觀念是由孔子最初提出。孔子先提出「仁、義、禮」,孟子延伸為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」,董仲舒其後擴充為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,後被稱為「五常」。 這「五常」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,亦可見於三字經中的「曰仁義,禮智信。 此五常,不容紊。」。「五常」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,直至現今社會日常也會以此為原則,在個人品德層面,在教育層面,在社會層面,也貫穿着這文化概念。我們以它處理社會和個體,與人之間的關係,以達至社會和諧的目的,這是儒家重視的德行和維繫群體的五種常規,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。 

在DSE中文卷一12篇範文之中,也有不少篇章與五常思想有關,而且這文化概念也很適合同學放在卷二作文立意反思的部份,在記敘文或是議論文也相當適用。以下將直接從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分為五個部份,分別指出在範文背景理解以及寫作立意素材方面的運用。 

「仁」 

「仁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,儒家視之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標準。根據《論語》的記載,孔子經常與弟子討論甚麼是「仁」,而孔子往往有不同的答案,如顏淵來問仁,孔子說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」當樊遲來問時,孔子卻告訴他:「愛人。」另一次則答樊遲: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」簡單來說,「仁」就是愛人,愛家人、愛國人、愛天下人,愛禽獸草木山川。《論語‧里仁》:「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君子無時無刻都會堅守仁德,哪怕是吃一頓飯那麼短的時間,以至在困頓流離的時候,都不會離棄仁德。 

在「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」中提及的「仁」是代表着「克己復禮」→實踐方法是依禮而行,而成為君子是必須不偏離仁道→「不看、不聽、不說、不做不合禮法的事」。春秋時期,周朝王室衰弱,無能力約束各地分封諸侯。諸侯各地互相攻打侵略, 各種君臣、父子、兄弟相互殘殺之事常常發生,處於「禮崩樂壞」的時代。孔子 認為人們因失卻「仁心」而不能克制個人慾望,於是到處發揚「仁」的思想主張, 以「禮」為依據來實踐「仁」(克己復禮為仁),讓整個社會能夠以「君君,臣臣, 父父,子子」的倫理運作。 

「義」 

「義」指應當做的事,《禮記·中庸》:「義者,宜也。」孔子說:「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」指見到應當做的事而不做,是沒有勇氣的表現。孟子說:「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。」羞惡之心是指對自己以及別人做不應當做的事時感到羞恥和憎惡。 人有正義感,便會努力實現種種可達到平等的社會理想,甚至以犧牲生命來表現氣節(捨生取義)。 

捨生取義正是《魚我所欲也》的主題,作者孟子主張「人性本善」,認為人生而有「本心」,失去本心是因為後天的環境所致。人生下來就具備「仁義禮智」四種美德,分別來自「惻隱之心」、「羞惡之心」、「辭讓之心」、「是非之心」。《魚我所欲也》的主旨在強調「道義」比「生命」更重要,主張捨生取義,並對時人「失其本心」之表現感到痛心。「生亦我所欲也,義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」作者以人們口腹之慾引出「魚與熊掌」之比喻,由魚與熊掌二選其一的比喻,引出「生」與「義」二者不可兼得時,「捨生取義」,帶出「義」比生命更重要的論點。 

「禮」 

「禮」指實踐合乎秩序的行為。禮有儀文與精神兩方面:禮的儀文指禮儀的形式,禮的精神指訂立儀文背後的目的。禮的儀文可因應實際需要而變更,而禮的精神卻是不變的。孟子說:「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。」人能發揚辭讓之心,謙遜推讓,就能使社會安定,人際關係和諧。 

孔子說:「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。如果有,一定是比射箭了。比賽時,相互作揖謙讓後上場。射完後,登堂喝酒。這是一種君子之爭。」在孔子看來,真正的君子應是胸襟開闊之人,不要拘泥於小事。核心的思想是君子不爭。當子禽問子貢,夫子是怎樣得聞各國國情的,子貢答「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」,這句話中,得的對象是各國機密,但同樣可以用到其他場合。也就說,孔子認為,對一個君子來說,根本沒有必要去爭,無論是財富、地位還是官爵,只要你有德行,有貢獻,自然會有人把這些東西送給你。 

 

「智」 

「智」指判別行為對與錯的能力,也就是判別「義」與「不義」的能力。孟子說:「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」人有是非之心,明辨是非,便能不違真理、改過遷善。道德本身就是最高的智慧,是智慧思考的結果,是對社會公道正義和人生價值的大徹大悟,對是非、善惡、美醜的理解。 

在現今社會,「智」又即是明辨是非的能力,仍然是至關重要,我們自小學習的品德教育,正是教導我們何謂是非黑白,因此在作文中同學也可以嘗試加入相關的文化思想,以幫助文章立意昇華,而在古今中外,也有不少經典人物在其言行之間展現出「智」。 

村上春樹在 2009年2月為耶路撒冷獎準備了一篇領獎致詞,當中有一句十分精彩的句子:「如果這裡有堅固高大的牆,有撞牆即破的蛋,我經常會站在蛋這邊。」當時正逢加薩動亂之際,以色列政府空襲巴勒斯坦,造成無數死傷。日本國內對此極其關注,村上春樹收到許多建議勸說他不要領獎,也收到如果他領獎將會罷買他的作品的發言。村上春樹在思考之後還是決定領獎,並寫下一篇撼人心弦的致詞,他以自己作為作家的名氣,以真誠的語句,喚起世界對於弱者的關注。

「信」 

「信」是指真實無欺,對別人和對自己都能忠實地履行所說的話、許下的諾言。孔子說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」意思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,都不知道他可以做甚麼。儒家強調無論上下關系,還是左右關系,都要講「誠信」之德,言行一致,表裡如一。 

宋濂,初政治家、文學家、史學家。宋濂出身貧寒,自幼好學卻無書可讀,只好向借書來讀,親手抄錄,定期歸還。即使天寒地凍,令他手指不能屈伸,宋廉仍然不會停止抄書,只為能夠按時送還給別人。因此,人們都願意借書給宋濂,宋濂也得以閱讀各種各樣的書,從中可見遵守承諾能讓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,也能幫助人們邁向成功。 

曾子原名曾參,是孔子的學生,他博學多才,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,德行高尚。某天,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,年幼的孩子必吵著要去。妻子嬉說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他們吃,孩子聽了非常高興,不再吵著要去集市。妻子從市集回來後,看見曾子真要殺豬,連忙上前阻止,曾參說:「小孩子是不能和他胡亂戲言的。小孩子心智還沒成熟,要依賴父母學習,並聽從父母的教誨。今天你欺騙了孩子,玷污了他的心靈,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、欺騙別人」於是曾參馬上殺豬煮了肉給孩子吃。 

如對於初中中文、DSE中文有任何問題,如私人補習、網上補習等,或者想知道更多關於DSE的資訊,歡迎Follow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 Facebook page IG,以及 Issac Lo 的 IG,入面有所有你想知道和你需要知道的DSE資訊,助你全力應戰DSE!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有任何疑問,歡迎WhatsApp查詢

繼續閱讀

【DSE中文寫作手法】超詳細解析!卷一卷二必用:人物描寫法、景物描寫法
DSE中文卷一閲讀理解必定會考同學不同的寫作手法。釐清這些寫作手法後,幫助同學應付卷一閱讀理解外,也有助同學處理DSE中文卷二寫作喔!因此,今天就先為大家整合了十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二寫作】中文作文必備四大結構:審題、立意、選材、佈局
不少同學在面對DSE中文卷二寫作時,看完題目後,還沒有具體想法就立即下筆,邊想邊作,以爲能夠把握時間,分秒必爭。事實上,這個做法很容易令到文章結構散亂,沒有重點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中)
DSE 中文卷一中的十二篇範文是已知的必考範圍,相信大家都對它們不陌生。對於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而言,這十二篇範文絕對是能夠提升 DSE 中文卷一考試表現的關鍵。因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上)
DSE 中文卷一中的十二篇範文是已知的必考範圍,相信大家都對它們不陌生。對於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而言,這十二篇範文絕對是能夠提升 DSE 中文卷一考試表現的關鍵。因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二寫作能力】狀元中文卷二5**的應試策略,原來秘藏在這裏!?
DSE中文卷四説話被取消後,DSE中文卷二寫作與卷一閲讀理解的分數比重都由24%增加至32%。不少考生因爲理解錯題目要求,就一子錯,滿盤皆落索。大部分的考生對中文卷二寫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一閱讀理解】死亡之卷,你有所不知的必備應試策略大公開!
自從DSE中文卷四説話被取消後,DSE中文卷一閲讀理解的分數比重由24%增加至32%。向來被視爲「死亡之卷」的卷一,不少學生對於卷一的答題次序和方向都十分迷惘。同學千萬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
繼續閱讀
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「儒、墨之別」
在香港學習中文,學生對儒家思想可謂耳熟能詳。無論是閱讀卷中的經典選段,或是寫作卷中的名言引用,儒家的理念在書本筆記上總是佔據一席之地。然而,當我們談及「諸子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卷一閱讀理解文言文語譯技巧
 許多同學都覺得文言文是個難纏的對象,遠遠望着便頭暈,碰一下便心悸,非得逼到牆角才硬着頭皮去應付。然而,文字哪裏會刻意為難人?同學也往往只是沒有找着門路,便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卷一文言基礎知識 – 虛詞「乎」、「爾」、「耳」、「以」運用舉隅
不少同學總覺得DSE中文卷一文言文難以掌握,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文言文「虛詞」的認識不足。要準確區分虛詞和實詞,本已並非易事,若進一步深入分析每個虛詞的具體意義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文言基礎知識 – 文言文詞類特色
DSE文言文在不少學生眼中晦澀難懂,試卷一打開,如同閱讀火星文般意義不明。日校及普遍坊間的練習大多都是以不斷重覆做文言練習,練習做得愈多,當然能有增加自身文言水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中國文化知識補充】DSE中文八篇建議篇章《曹劌論戰》出處——左傳
借景抒情,即是借助於對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,從中抒發自己的感情。這種抒情方法,要求描寫景物時,要有真情實感;要把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之中,使被描寫的景物特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-《春江花月夜》的藝術手法及賞析
借景抒情,即是借助於對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,從中抒發自己的感情。這種抒情方法,要求描寫景物時,要有真情實感;要把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之中,使被描寫的景物特... >>>>繼續閱讀>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