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景抒情,即是借助於對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,從中抒發自己的感情。這種抒情方法,要求描寫景物時,要有真情實感;要把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之中,使被描寫的景物特徵與作者感情一致,情與景相互感應交融。
最簡單的例子:
「今天,天氣異常悶熱。我站在湖邊,看到兩條鯉魚悠然自得地在清澈的水里游著。我也想化作一條小鯉魚,在清涼的湖中暢泳,一解暑氣。」
作者借助「兩條鯉魚悠然自得地游泳」這景象抒發對己身對自由的嚮往。這描寫手法的好處是能較蓄委婉地抒發感情,也能修飾文句,豐富文章的藝術手法,具體而生動的描述,也能讀者更深刻地感受文中所描繪的情境和情感抒發。
抒情是指作者對所描寫之物有所感觸而流露出來的情感和思想,是寫作中重要的基本表達方式,因此不論在閱讀卷的白話文,還是在卷二寫作中也是常見的題材。通過這篇文章同學能透過閱讀不同的名篇節錄,了解作者如何透過借景抒情表達感情,帶出文章立意,這也是幫助同學掌握文章立意的重點技巧之一。而在寫作方面,記敘文要求「記、描、抒」這三個元素,當中的情感抒發尤其重要,也是從五奪星的關鍵,若果同學能掌握借景抒情的描寫手法,定能讓文章內容昇華,錦上添花。
借景抒情可分為以下三種︰敘景言情、觸景生情、寓情於景。
敘景言情
即直接描繪景物的風貌,並很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, 直接領受物象的美感。
觸景生情
就是「情以物興」因觸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, 發為感嘆的方法。這種抒情法可以先寫景,再抒情;也可以先抒發對景 物的感受,描寫景物,還可以把二者交織起來,一邊寫景,一邊抒情。
寓情於景
把感情寄託於景物之中,做到「一切景語皆情語」的一種寫法。
六大抒情手法懶人包按這裏:https://learnsmart.edu.hk/blog/抒情手法
接下來將配合文本閱讀與同學分析借景抒情的具體運用,學習著名作家細膩的筆法,如何透過各種景物描寫抒發內心感受情。
文本一、《海河,你為什麼這樣美麗?〉方紀
我在天津一住就是十年,深深地受上了這個苦難深重而又英勇不屈,從鬥爭獲得新生的城市。每當傍晚,當我和許多在緊張勞動過後,到海河邊上來散步的人一起走著的時候,便又湧現出十年前在這裡得到的印象。現在,在那個青年戰士的瑪瑙般的血滴上,建起了美麗的海河公園。對面是今年新聞的「五一廣場」,海河在中間閃著銀波向大海流去。這時,兩岸的燈光亮了,第一工人文化宮尖頂上的五角紅星亮了。燈光映入河心,像是天空閃爍的繁星;海河變得燦爛而明淨。就像天津人民把自己的發光的心抛進河裡,使海河變成有生命的巨大的力量,奔流向前,永不停止。
這時,那句未完成的詩又涵現在我心裡一一「海河,你為什麼這樣美麗!」
上述文字以簡潔的文筆、樸實的語言,描繪了一幅情景交蝕的畫面,呈現了天津與海河的變化以及作者對於這個城市的讚美與喜愛。
文本二:《往事一(七)》冰心
窗外雷聲作了,大雨接著就來,愈下愈大。那朵紅蓮,被那緊密的雨點,打得左右敬斜。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,我不敢下階去,也無法可想。
對屋裡的母親喚著,我連忙走過去,坐在母親的旁邊一一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,慢慢的傾側了來,正覆蓋在紅蓮上面……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!
雨勢並不減退,紅蓮卻不搖動了。兩點不住的打著,只能在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,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。
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—一母親呵!你是荷葉,我是紅蓮。心中的雨點來了,除了你,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?
作者矝惜紅蓮的嬌稚,感嘆荷葉的慈愛,因而觸景生情;把滿腔溫柔委婉的情思,融入靈秀清麗的景物當中,抒發對母親的愛。
文本三、《霧〉茅盾
現在那照例的晨霧把什麼都遮沒了;就是稍遠的電線桿也躲得毫無影蹤。漸漸地太陽光從濃霧中鑽出來了。那也是可憐的太陽呢!光是那樣的淡弱。隨後它也躲開,讓白茫茫的濃霧吞噬了一切,包圍了大地。
我詛咒這抹殺一切的霧!
我自然也討厭寒風和冰雪。但與霧比較起來,我是寧願後者呵!寒風和冰雪的天氣能夠殺人,但也刺激人們活動起來奮鬥。霧,霧呀,只使你苦悶,使你頹唐關珊,像陷在爛泥淖中,滿心想掙扎,可是無從着力呢!
客觀存在的景象,經過作者之筆表露出來,自己會融進作者主觀的個人感情色彩,文章描繪了濃霧的茫茫之境,是作者借以反映自己當時苦悶而迷茫的心境。而且,從「我詛咒這抹殺一切的霧!」以及寧願與「刺激人們活動起來奮鬥」的風雪搏鬥,可見在惆悵迷惘當中,也包含了作者展望未來和追求光明的態度。
文本四、《風景談〉茅盾
空氣非常清冽,朝霞籠住了左面的山,我看見山峰上的小號兵了。霞光射住他,只覺得他的額角異常發亮,然而,使我驚嘆叫出聲來的,是離他不遠有一位荷槍的戰士,面向著東方,嚴肅地站在那裡,猶如雕像一般。晨風吹著喇叭的紅綢子,只這是動的,戰士槍尖的刺刀閃著寒光,在粉紅的霞色中,只這是剛性的。我看呆了,我彷彿看見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為他們兩個。如果你也當它是「風景」,那便是真的風景,是偉大中之最偉大者!
作者以晨光下的兩位軍人立於山峰下的一瞬問描繪下來,作為一副剪影,寓情於景;當中「動中取靜」的寫法也算是借景抒情。
如對於初中中文、DSE中文有任何問題,如私人補習、網上補習等,或者想知道更多關於DSE的資訊,歡迎Follow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 Facebook page 和 IG,以及 Issac Lo 的 IG,入面有所有你想知道和你需要知道的DSE資訊,助你全力應戰DS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