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文科卷二的作文考試中,記敘文是許多學生的優先選項,但是面對較難發揮的題目,議論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要多練習不同類型的文體,才能在考試時擁有更多空間和機會選擇題目,也可以發揮所長。因此,這篇文章能幫助同學掌握議論文的基礎寫作框架,如「論文三要素」,讓同學在考試時不用花費心神在構思框架,更多時間鋪排適合的論點和例子配合。
議論文三要素
論點
作者所提出的見解和主張,是討論的中心觀點。這些論點包括主要論點:即作者在文章中全力論證的總觀點,在之後段落,作者可以從從不同角度提出分論點,從而協助論證主要論點。
論據
用以支持論點的證據、理由、材料等。
論證
用論據去支持和證明論點的方法或過程,可以使用多種論證手法協助論證。
議論文三要素關係,以上三個要素是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所以,同學在論説的時候(除了首段以及尾段外),都要嚴守議論文三要素。
議論文寫作星級例子
例子方面,正是議論文最關鍵的要求,沒有相關範疇的人物例子,也較難撰寫完整的論點,文章分數也會較低,若果同學想例子庫更豐富,必須要細心閱讀這篇文章,以下將以主題分類各個古今中外的常用例子,絕對是簡單易記,而且非常萬用!
方向:親情孝道
例子一:子路負米
孔門十哲,子路,春秋時期的魯國人,孔子的著名子弟。性格直率勇敢,十分考順父母。小時候家境貧窮,一日三餐只能吃野菜。家中沒有糧食,他為了讓父母能夠吃到米飯,不惜走路到百里外買糧價較低的米,再背著幾斤米趕回家做給父母吃。後來,父母雙雙去世後,即使子路已擺脫過去的貧窮,生活變得富足,卻常常懷念起已過世的父母,更感慨地說:「即使我想為父母去背米,哪裡能夠再做到呢?」
拓展方向:及時行孝、珍惜當下、「子欲養而親不在,樹欲靜而風不息」
例子二:德國天才卡爾.威特
卡爾.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,他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;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,並被任命爲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。然而,卡爾威特能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,並不是由於他的天賦有多高超——恰恰相反,他出生後被認為是個有些癡呆的嬰兒——而是全賴他父親教育有方。卡爾的父親把小卡爾長到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一本書,這就是《卡爾威特的教育》。書中詳細地記載了卡爾的成長過程,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獨闢躁徑的教育方法。該書寫於1818年,大概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,至今仍是父母教育的世界經典讀物。
有日,卡爾在用藍色筆畫蘋果時,朋友勸告父親說應該告訴孩子畫蘋果要用紅色時,他父親如此回答:「爲什麼一定要告訴他該用紅色呢?我認爲他畫得很好,說不定他以後真的會種出藍色的蘋果呢。至於現在的蘋果是什麼顏色,他吃蘋果的時候自然會知道的。」一般只要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探索機會,多接觸新鮮事物,允許孩子表達,對於孩子的創造性表現和表達給予充分鼓勵和肯定,孩子的想像力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。
例子拓展方向:家庭教育、求知精神、愛與包容、言教不如身教
方向:堅毅精神
例子一:《史記》作者司馬遷
司馬遷,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,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,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,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,為中國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。在李陵事件中,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,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,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,盡力為李陵辯護。司馬遷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,於是被打入大牢,最後更被判了死刑。
司馬遷官小家貧,拿不出這麼多錢贖罪,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,也極大地侮辱人格,司馬遷當然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,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,可後來他想到,人總有一死,但「死或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」,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。他毅然選擇了腐刑,面對最殘酷的刑罰,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,但他只有一個信念,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,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,拿整個生命寫成的偉大著作。
例子拓展方向:不屈意志、忍辱負重、不畏強權,直言正諫、擇善固執
例子二:美國總統拜登
美國總統拜登,常遭外界嘲諷容易講錯話,原來他有先天口吃症,雖然他後來試圖矯正、努力克服,但是口吃症狀時不時還是會突然冒出來,而拜登也是美國有史以來,第一位患有口吃症的總統。講話口吃的人,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想說什麼,但在某一個時刻,原本順暢的語言表達突然中斷了,這時候他們會嘗試用其他方式來遮掩,例如拖延、切換別的字彙,或是沉默不語。
為了口吃,拜登這輩子可說是吃足苦頭。他曾在採訪中透露,自己4歲時就開始講話結巴、不流利,連說出自己名字都很困難;嚴重時頭還會不自主傾斜,講話時得不時把手掌壓在額頭,像是想把遺忘的字彙從腦袋擠出來一樣。一直到高中畢業後,拜登才勉強克服口吃,但大學時他到一家咖啡館面試打工,因為嚴重口吃,老闆怕他嚇跑客人而沒有錄取他。拜登表示他這一生曾經因為口吃遭到不少歧視及嘲笑,但在克服口吃的過程中,也讓他學到了很多,能夠盡力克服口吃,並最終當上美國總統。
例子拓展方向:克服缺陷,成就非凡;成功不在於苛刻條件,而在於創造條件。
如對於初中中文、DSE中文有任何問題,如私人補習、網上補習等,或者想知道更多關於DSE的資訊,歡迎Follow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 Facebook page 和 IG,以及 Issac Lo 的 IG,入面有所有你想知道和你需要知道的DSE資訊,助你全力應戰DS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