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同學總覺得DSE中文卷一文言文難以掌握,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文言文「虛詞」的認識不足。要準確區分虛詞和實詞,本已並非易事,若進一步深入分析每個虛詞的具體意義,更是難上加難。然而,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只要同學肯用心熟習各種虛詞的用法,勤於練習,即使一開始未能完全掌握,起碼也能逐步改善,總好過毫無頭緒。這篇文章助你一次過了解文言文虛詞,幫助你在DSE卷一文言文部分搶盡分數!
甚麼是虛詞?
簡單而言,虛詞即是一些本身並無實際意義,無法獨立表示具體概念,但在語句中具有語法功能的詞語。比如現代漢語中我們常用的「就」、「什麼」;以及古代漢語中經常出現的「之」、「乎」、「者」等,都是典型的虛詞。
接下來會選取幾個文言文常見的虛詞:「乎」、「爾」、「耳」、「以」,舉例說明,幫助同學更清晰掌握這些虛詞的具體用法。
文言文虛詞:「乎」
作用及譯法 | 詞性 | 例句 | 語譯 |
表示疑問、反問、推測,可譯作「呢」、「嗎」。 | 疑問助詞 | 1. 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之習乎?(《論語・學而》) 2. 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(《論語・學而》) 3. 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(《賣油翁》) | 1. 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之習乎?(《論語・學而》) 2. 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(《論語・學而》) 3. 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(《賣油翁》) |
表示感歎、呼告,可譯作「啊」、「呀」。 | 語氣助詞 | 1. 天乎!吾無罪。(《史記・秦始皇本紀》) 2. 位其不可不慎也乎!(《左傳・成公二年》) | 1. 天呀!我沒有罪過! 2. 名位這種東西真是不可以不慎重處理的啊! |
當於「於」;介紹動作發生的時間、處所,可譯作「在」、「到」。 | 介詞 | 1. 楚人生乎楚,長乎楚,而楚言。(《呂覽・用眾》) 2. 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。(《孟子・公孫丑上》) | 1. 楚人生在楚地,在楚地成長,說楚地的方言。 2. 雞鳴狗吠的聲音,處處能聽到,一直傳到四面八方。 |
相當於「於」;引進動作的對象,相當於「向」、「對」、「對於」、「給」。介詞 | 介詞 | 1. 魯今且郊,如致膰乎大夫,則吾猶可以止。(《史記・孔子世家》) 2. 心苟無瑕,何恤乎無家?(《左傳・閻公二年》) 3. 斯禮也,達乎諸侯、大夫及士、庶人。(《禮記・中庸》) 4. 或問乎曾西曰。(《孟子・公孫丑上》) | 1. 魯國現在要祭天,如果仍把祭肉分送給大夫,那我還可以留下。 2. 心中若沒有瑕疵,又怎會對無家的處境感到害怕? 3. 這種禮法,向諸侯、大夫以及士庶人傳達。 4. 有人向曾西詢問說。 |
用在形容詞後面,單獨不能翻譯。 | 後綴詞 | 1. 宜乎眾矣!(《愛蓮說》) | 1. 當然有很多了! |
文言文虛詞「爾」
作用及譯法 | 詞性 | 例句 | 語譯 |
對平輩或晚輩的代稱,即「你」。 | 人稱代詞 | 1. 爾安敢輕吾射!〈賣油翁〉 | 1. 你竟敢輕視我的箭術! |
作指示詞,即「那」、「此」、「這」。 | 指示代詞 | 1. 爾夜風恬月朗。(〈世說新語〉) 2. 徐廣曰爾時未言太守。(〈四庫總目提要〉) 3. 稍醒而覺體癢,爬癢急疹,因爾成癩。(〈顏氏家訓・繭心〉) | 1. 這夜晚風和月色真明亮。 2. 徐廣說那時並未有太守的稱呼。 3. 稍微醒來,覺得身癢,在暗疹地方爬癢,因此成為癩癬。 |
形容詞、副詞的詞尾,相當於「……的樣子」,有時可以不譯。 | 助詞 | 1. 鼓瑟希,鏗爾,含瑟而作。(〈論語・先進〉) 2. 子路率爾而對。(〈論語・先進〉) | 1. 彈瑟正近尾聲,鏗的一聲,放下瑟而站起來。 2.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。 |
用在句末,表示限止,相當於「罷了」。 | 語氣助詞 | 1. 無他,但手熟爾。(〈賣油翁〉) | 1. 沒有其他的,只是熟練罷了。 |
文言文虛詞「耳」(通「爾」)
作用及譯法 | 詞性 | 例句 | 語譯 |
而已、罷了 | 語氣助詞 | 1. 技止此耳。《三戒》 2. 我亦無他,惟手熟爾。《賈油翁》 3. 口耳之間,則四寸耳。《荀子·勸學》 | 1. 你的本領只是這樣罷了。 2. 我沒有甚麼特別,只是熟手罷了。 3. 口和耳的距離,僅四寸而已。 |
表示肯定的意思 | 語氣助詞 | 1. 且吾所為者極難耳。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 | 1. 而且我所做的事是極困難的。 |
文言文虛詞「以」
作用及譯法 | 詞性 | 例句 | 語譯 |
引進工具,可譯為「把」、「拿」、「用」。 | 介詞 | 1. 以錢覆其口。(《賣油翁》) 2. 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(《論語·微子》) 3. 醒,以戈逐子犯。(《左傳.僖公三十四年》) | 1. 用銅錢覆蓋瓶口。 2. 第二天,子路動身後回來,向孔子報告所見。 3. 醒後,用此傳達命令。 |
動作憑藉/前提,可譯為「憑」、「依據」。 | 介詞 | 1. 以我酌油知之。(《賣油翁》) 2. 忠之屬也,可以一戰。(《左傳.莊公十年》) | 1. 憑藉我倒油的經驗得知此道理。 2. 這屬於忠於人民之類,可以根據此來打一仗。 |
形表示時間、處所或範圍,可譯為「在」、「於」。 | 介詞 | 1. 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。(《新州論》) 2. 文以五月生。(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) | 1. 在春夏季行賞;在秋冬季行嚴刑。 2. 田文在五月出生。 |
定語副詞,可譯為「如此」。 | 副詞 | 1. 天則不雨,而望之愚婦人,於以求之,毋乃已疏乎。(《禮記·檀弓》) | 1. 天就是不下雨,卻寄望於愚蠢婦人,如此去求雨,不是太不切實際嗎? |
指示代詞,可譯為「這」。 | 代詞 | 1. 以告者過也。(《論語.憲問》) | 1. 這是告訴你的人說錯了。 |
表示原因,可譯為「因為」。 | 連詞 | 1. 而吾以捕蛇獨存。(《捕蛇者說》) | 1. 我卻因為捕捉毒蛇的緣故還活着。 |
連接詞,相當於現代漢語的「而」。 | 連詞 | 1. 雲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(《歸去來辭》) | 1. 雲彩並非刻意而從山洞浮出,鳥兒卻因疲倦而知道歸來。 |
文言文虛詞看似瑣碎細微,但在DSE卷一文言文理解中卻舉足輕重。若同學能掌握並善用虛詞知識,不僅能迅速提升閱讀文言文的能力,更能準確理解文意,避免考試時因錯解而失分。記住,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源於日積月累的勤奮努力。願各位同學踏實學習,逐步鞏固文言基礎,終能在考試中取得佳績!
如對於初中中文、DSE中文有任何問題,如私人補習、網上補習等,或者想知道更多關於DSE的資訊,歡迎Follow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 Facebook page 和 IG,以及 Issac Lo 的 IG,入面有所有你想知道和你需要知道的DSE資訊,助你全力應戰DS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