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2026 常規課程現正火熱招生!等經致中文補習團隊幫你中文絕地翻身!

【DSE中文寫作】 5**必用寫作構思 —借景抒情—

【DSE中文寫作】中文卷二5**必用寫作構思——借物景抒情

November 20, 2025
適用年級: 高中
分卷: Paper 2

景物描寫是寫作時常見之技巧,近乎每篇作文,我們都會運用景物以烘托氛圍,甚至運用借景物抒情,以景物托寓情意。乃至公開試,借景抒情亦是一大熱門寫作考題,如2018年寫作卷題一為「舊地重遊所見有感」。惟甚多學生在寫作時,筆下亦只描寫簡單的花草樹木,甚至文字成為累贅,遑論以景物作「得分項」。這次由小編講解如何借景抒情,結合例子,助同學累積素材,下筆如有神,輕鬆寫出佳作。

一、借景抒情即是寫甚麼景物?

借景抒情的重點在於抒情,因此並非所有景物都能寫,而是應選擇契合情感的景物。例如,抒發離愁之情應選撰「柳」、「長亭」、「秋雨」等;抒發豪情壯志應選擇「大江」、「高山」、「長風」。例如:

寒蟬淒切,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。… 楊柳岸,曉風殘月。

宋·柳永《雨霖鈴·塞蟬凄切》

作者選擇寒蟬的淒切之聲、長亭離別之地作素材,並結合驟雨以營造壓抑氛圍。「楊柳」的諧音為「留」,更是象徵離別;而「曉風殘月」所寫的是破曉時分,清冷殘缺,更突顯作者對戀人的惜別之意。詞中所寫的景物都扣連「傷離別」的淒楚主題,而「寒蟬」、「長亭」、「驟雨」等組合更是營造出淒清悵惘的意境,離情別緒瀰漫於字裡行間。

二、如何寫景

不少同學喜歡雕切文字,但氣氛的渲染在於傳神,而非華麗的詞藻。同學不妨運用白描和工筆。白描即是以質樸簡練的文字勾勒景物:

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,古道西風瘦馬。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

馬致遠《天淨沙‧秋思》

作者運用多種意象,如枯藤、老樹、小橋等等,所描寫之意象並無以華麗詞藻堆疊,而是如電影鏡頭般並列呈現,不加任何修飾。作者以凝練的白描手法,描寫蕭瑟蒼涼的深秋羈旅,直接烘托出遊子漂泊天涯的孤寂與無邊的鄉愁。

工筆,即是對景物作細緻入微的描摹,例如從色彩、型態、光影等角度描景:

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

王維《使至塞上》

作者以一個「直」字描繪出塞外烽煙在無風狀態下的形態,「圓」字則刻畫出落日在地平線上的渾圓。工筆細緻描寫出大漠的遼闊荒涼,反襯出詩人初入邊塞的孤寂,也暗暗寫下對漠大奇景的讚嘆。

三、如何寫得更生動?

不少同學在小學時期學會了擬人,但卻在文字吝嗇於運用擬人。擬人,即是將人的情感、動作賦予景物,使景物具有人的情感和生命。而移情,則是將人的感情直接轉移到景物上,將主觀投至客觀,使景物染上人的感情色彩。擬人和移情,兩者可融合運用。例如:

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

杜甫《春望》

杜甫因國破家亡而極度傷痛,看到春花、聽到鳥的鳴叫,明明是一片春意,詩人卻覺得花兒在流淚,鳥兒也因離別而心驚。這便是移情於景。花鳥本無情,但在詩人沉痛情感的投射下,它們都染上了濃重的哀傷色彩,加倍渲染出戰亂帶給詩人的創傷。

四、如何以景物烘托氛圍?

色彩和聲音本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,但不少同學在寫作時都忽略了這些世界的細節。而色彩和聲音亦是電影常用的鏡頭藝術,如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中,作者運用相近色,以配合電影中較平和的情緒。我們寫作時可直接用感官,以色彩和聲音營造特定的氛圍,並寄托情感。例如:

碧雲天,黃葉地。秋色連波,波上寒煙翠。山映斜陽天接水。芳草無情,更在斜陽外。

范仲淹《蘇幕遮·懷舊》

作者筆下的「碧雲」、「黃葉」、「翠煙」、「斜陽」交織,其中的「碧」、「黃」、「翠」都是色彩字眼,令讀者眼前湧現一幅絢麗又略帶蕭瑟的秋景。明麗的色彩下暗藏「寒煙」、「無情芳草」,烘托出思鄉懷人的愁緒,以麗景襯哀情,倍增其哀。

五、如何寫「動」與「靜」?

最後,萬物動靜互生,以動襯靜,以靜顯動。我們所寫的人、動物、甚至風輕輕撥動的草叢,也是我們筆下的素材。

蟬噪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。

王籍《入若耶溪》

作者以「蟬噪」、「鳥鳴」的動,反襯出山林環境的幽靜。極致的寧靜,正映射了詩人超然物外、嚮往隱逸的心境。

而古今名家都不止寫眼前之景,而是結合虛構想像或回憶之景拓展意境,深化情感。例如:

君問歸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漲秋池。何當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。

李商隱《夜雨寄北》

作者在前兩句寫在巴山秋夜中聽雨、並有着思念妻子的孤獨。後兩句則跳躍至未來團聚時,二人在西窗燭下共話今夜聽雨的情景。眼前的巴山夜雨之景,在作者的幻想中,成為未來溫馨回憶的素材。虛實交織,此刻的思念與對未來的期盼交融,更令讀者觸動,字裡行間深摯動人。

以上素材並非萬能,忌搬字過紙。同學宜先消化技巧,在平日作文時嘗試套用素材,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寫法,待DSE寫作時,便能靈活運用,筆下生花!

如對於初中中文、DSE中文有任何問題,如私人補習、網上補習等,或者想知道更多關於DSE的資訊,歡迎Follow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 Facebook page IG,以及 Issac Lo 的 IG,入面有所有你想知道和你需要知道的DSE資訊,助你全力應戰DSE!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有任何疑問,歡迎WhatsApp查詢

繼續閱讀

【DSE中文寫作手法】超詳細解析!卷一卷二必用:人物描寫法、景物描寫法
DSE中文卷一閲讀理解必定會考同學不同的寫作手法。釐清這些寫作手法後,幫助同學應付卷一閱讀理解外,也有助同學處理DSE中文卷二寫作喔!因此,今天就先為大家整合了十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二寫作】中文作文必備四大結構:審題、立意、選材、佈局
不少同學在面對DSE中文卷二寫作時,看完題目後,還沒有具體想法就立即下筆,邊想邊作,以爲能夠把握時間,分秒必爭。事實上,這個做法很容易令到文章結構散亂,沒有重點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中)
DSE 中文卷一中的十二篇範文是已知的必考範圍,相信大家都對它們不陌生。對於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而言,這十二篇範文絕對是能夠提升 DSE 中文卷一考試表現的關鍵。因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上)
DSE 中文卷一中的十二篇範文是已知的必考範圍,相信大家都對它們不陌生。對於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而言,這十二篇範文絕對是能夠提升 DSE 中文卷一考試表現的關鍵。因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二寫作能力】狀元中文卷二5**的應試策略,原來秘藏在這裏!?
DSE中文卷四説話被取消後,DSE中文卷二寫作與卷一閲讀理解的分數比重都由24%增加至32%。不少考生因爲理解錯題目要求,就一子錯,滿盤皆落索。大部分的考生對中文卷二寫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一閱讀理解】死亡之卷,你有所不知的必備應試策略大公開!
自從DSE中文卷四説話被取消後,DSE中文卷一閲讀理解的分數比重由24%增加至32%。向來被視爲「死亡之卷」的卷一,不少學生對於卷一的答題次序和方向都十分迷惘。同學千萬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
繼續閱讀

【DSE中文寫作】中文卷二5**必用寫作構思——借物景抒情
景物描寫是寫作時常見之技巧,近乎每篇作文,我們都會運用景物以烘托氛圍,甚至運用借景物抒情,以景物托寓情意。乃至公開試,借景抒情亦是一大熱門寫作考題,如2018年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「儒、法之別」
在普遍香港學生的印象中,自西漢「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」以來,儒家思想便在中國歷代政權中長盛不衰,成為最具正統地位的思想體系。然而,在儒家主導下,其實還有另一學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白話文常見的三大文章體裁及手法(附DSE題目及題解)
文章體裁可細分爲記敘、説明、議論、抒情、描寫共五個,而當中記敘文、抒情文、議論文在歷年白話文題目中較為常見,也是在作文卷中最常用的三大文章體裁。因此,同學要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蹴鞠
當今的學生們有一個通病,便是大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已不如從前那般深入。即使在應付考試的時候,能夠背誦幾句古詩,往往也只是表面功夫,未曾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。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「儒、墨之別」
在香港學習中文,學生對儒家思想可謂耳熟能詳。無論是閱讀卷中的經典選段,或是寫作卷中的名言引用,儒家的理念在書本筆記上總是佔據一席之地。然而,當我們談及「諸子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卷一閱讀理解文言文語譯技巧
 許多同學都覺得文言文是個難纏的對象,遠遠望着便頭暈,碰一下便心悸,非得逼到牆角才硬着頭皮去應付。然而,文字哪裏會刻意為難人?同學也往往只是沒有找着門路,便... >>>>繼續閱讀>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