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常規課程現正火熱招生!等經致中文補習團隊幫你中文絕地翻身!

論仁論孝論君子

【論仁論孝論君子】DSE中文卷一|十二篇範文語譯+主旨+賞析(附DSE相關題目及答案)

April 4, 2023
適用年級: 高中, 初中
分卷: Paper 1 Part A, Paper 1 Part B

相信同學對DSE中文卷一的十二篇範文都不陌生,但溫習起來都頗費神,又要背原文,又要溫習語譯,又要溫習主旨、文章重點、寫作手法等。小編替大家整合了DSE中文十二篇範文論語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的語譯、主旨、段旨、論證手法,以及歷屆DSE相關試題,助同學一臂之力!

論語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分爲《論仁》、《論孝》及《論君子》三個部分,通過孔子與其弟子之間的對話,闡述了三個部分的重點:《論仁》主要説明了仁者與不仁者之別,以及實踐仁德的方法和原則;《論孝》主要説明孝子應有的態度和行爲表現;《論君子》主要説明君子具有的品格修養,以及君子與小人之別。

作者簡介

孔子名丘,字仲尼,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,是儒家創始人兼主要代表人物,在儒家四大聖人之中被奉為「至聖」,為儒家聖賢中地位最高者。孔子倡導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儒家重要經典之一《論語》就是整合了以孔子爲主的言論,流傳後世。

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語譯及注釋

《論仁》部分

原文

子曰:「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(《里仁》第四)

注釋

約:窮困、貧困。
知:通「智」。
利:利用。 

語譯

孔子說:「沒有仁德的人,不可以長期處於窮困的境況中,不可以長期處於安樂的境況中。有仁德的人安於實踐仁德,聰明的人認識到仁德對他有長遠而巨大的利益,於是實踐仁德而得到利益。」

原文

子曰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(《里仁》第四)

注釋

處:接受。
得之:得以拋掉它(貧困)。
去:捨棄。
惡:怎麼、如何,疑問代詞。
終食之間:一頓飯的時間,指很短的時間。
違:離開、違背。 
造次:倉卒匆忙

語譯

孔子說:「財富和顯貴,是人人都想得到的;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們,不可以接受;貧窮和卑賤,是人人都厭惡的,不以正當的方法擺脫它們,不可以離去。君子拋棄了仁德,怎樣成就他的名聲?即使短至一頓飯的時間,君子也不會違背仁德,倉卒緊迫的時候必定如此,顛沛流離的時候也必如此。」

原文

顏淵問仁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。」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」(《顏淵》第十二)

注釋

克:克制
復:回復、回歸。
目:綱目、要目。

語譯

顔淵問甚麼是仁德。孔子說:「克制自己的私慾,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,就是仁德。一旦能做到這一點,天下的人都會歸服你的仁德。實踐仁德全憑自己,難道是憑藉別人嗎?」顏淵說:「請問仁德包括甚麼條目?」孔子說:「不看不合乎禮節的東西,不聽不合乎禮節的說話,不說不合乎禮節的話語,不做不合乎禮節的事情。」顏淵說:「我雖然不聰敏,請讓我照着這些話去做。」

原文

子曰:「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」(《衞靈公》第十五) 

注釋

志士仁人:具有節操和仁德的人

語譯

孔子說:「 有節操的人和有仁德的人之中, 沒有人會為求生存而損害仁德, 只會有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德。」

《論孝》部分

原文

孟懿子問孝。子曰:「無違。」樊遲御,子告之曰:「孟孫問孝於我,我對曰,無違。」樊遲曰:「何謂也?」子曰: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(《為政》第二)

注釋

違:違背。
御:駕車。
對:回答、告訴。
事:侍奉。

語譯

孟懿子問甚麼是孝道。 孔子說:「 不要違背。」 樊遲駕車時,孔子告訴他說:「 孟孫問我甚麼是孝,我回答他說:『不要違背』。」 樊遲說:「這是甚麽意思?」 孔子說:「 (父母)在生時,按照禮節來侍奉他們; (父母)死後,按禮節安葬他們,祭祀他們。」

原文

子游問孝。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!」(《為政》第二) 

注釋

能養:能夠供養。
有養:得到飼養。
別:分別。

語譯

子游問甚麼是孝道。 孔子說:「 現在的孝道,就是說能夠供養(父母)。 即使是狗、馬,都能得到飼養; (供養父母時)沒有心存敬意,(跟飼養狗、馬)有甚麼分別?」

原文

子曰: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(《里仁》第四)

注釋

事:侍奉。
幾:輕微、婉轉、委婉。
違:觸忤、冒犯。
勞:擔憂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侍奉父母時,要委婉地勸告, 看到自己的心志不獲(父母)聽從, 也要恭敬而不冒犯他們,擔憂但不抱怨。」

原文

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(《里仁》第四) 

注釋

年:年紀、年齡。
喜:歡喜、高興。
懼:恐懼、憂懼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父母的年齡,不能不知道。 一方面(因他們長壽而)歡喜,一方面(因他們年事已高而)恐懼。」

《論君子》部分

原文 
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;學則不固。主忠信。無友不如己者。過則勿憚改 。」(《學而》第一)

注釋

重:莊重
學則不固:「固」有「鞏固」、「固陋」兩解。「學則不固」有兩解: 一、即使讀書,所學也不會牢固;二、學了就不會閉塞淺陋。
忠信:忠心和誠信。 
過:過錯。
憚:害怕、畏懼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君子不莊重,就不會有威嚴;所學的也不會穩固。 以忠心、誠信為主要原則。 不要結交(品德)不如自己的人,犯了錯不要怕改正。」

原文

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(《述而》第七)

注釋

長:長期、經常。
戚戚:局促憂愁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君子心境舒坦寬廣,小人經常憂愁恐懼。」

原文

司馬牛問君子。子曰:「君子不憂不懼。」曰:「不憂不懼,斯謂之君子已乎?」子曰: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」(《顏淵》第十二)

注釋

斯:這。
不疚:沒有愧疚、問心無愧。

語譯

司馬牛問甚麼是君子。 孔子說:「 君子不憂愁,不恐懼。」 (司馬牛)說:「 不憂愁,不恐懼, 這就可以稱作君子嗎?」 孔子說:「 自我反省而沒有愧疚, 何來憂愁、恐懼?」

原文

子曰:「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小人反是。」(《顏淵》第十二)

注釋

成:成全、成就。
反:相反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,不促成別人的壞事。 小人則相反。」

原文

子曰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(《憲問》第十四)

注釋

行:品行、行為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君子會因為自己說得多,但做得少而感到羞恥。 」

原文

子曰:「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」(《衞靈公》第十五)

注釋

質:本質。義以為質,即以義為本。
行:實行。
孫:通「遜」,謙遜。
成:完成、達成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君子以道義為根本,依照禮節實行它, 以謙遜的話說出它,用誠懇的態度完成它。 這就是君子了!」

原文

子曰:「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」(《衞靈公》第十五)

注釋

病:慚愧、抱怨,作動詞用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君子憂慮自己沒有能力, 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。」

原文

子曰: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」(《衞靈公》第十五)

注釋

諸: 即「之於」,介詞。

語譯

孔子說:「 君子要求自己,小人要求別人。」

論仁論孝論君子 主旨

《論仁》部分主旨

説明有關「仁」的涵義、表現、行仁的方法,以及仁者與不仁者的分別。仁者安貧於樂,無失本心,不管身處於什麽境況,都時刻堅持實踐仁德,不因求生而損害仁德,相反能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成全仁德;而修養仁德的方法,就是克制私欲,視、聽、言、行皆符合禮的規範。

《論孝》部分主旨

説明有關「孝」的涵義、表現、態度,以及子女應克盡孝道之義。行孝的表現包括:事親而不違禮,父母在生時要以禮相待,父母死後要依照禮節安葬和祭祀他們;對父母要心懷敬意;當父母有過失時,作爲子女必須委婉規勸,即使父母不跟從也不要埋怨;對父母須多加關心。

《論君子》部分主旨

説明有關「君子」的特質、言行、處事、待人訪方面君子應有的表現,以及君子和小人的分別。君子處事莊重認真,當發現自己做錯時,會勇於承擔,知錯能改;為人謙遜誠實,言行一致,時刻堅守禮義;嚴於律己,寬以待人。君子跟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;內心坦然舒泰,不憂不懼。

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賞析

對比

作用:令兩者之間的差異更為明顯。

孔子談及仁者和君子的特質時,經常以不仁者和小人的特點作對比。

孔子談及仁者時,指出仁者安於實踐仁德,知者卻利用仁德而獲得利益;又以仁者面對「富與貴」和「貧與賤」兩個極端境況時的態度作對比。

孔子談及君子時,指出君子會「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」,小人卻相反;君子心境舒坦寬廣,小人卻經常憂愁恐懼;君子會要求自己,小人卻要求別人。

排比

作用:增強文章氣勢。

孔子談及克己復禮的定義時,指出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」,所有不符合禮節的不看、不聽、不説、不做。

孔子談及君子的表現時,指出「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」,以道義為根本,依照禮節實行, 以謙遜的話說出來,用誠懇的態度去完成。

反問

作用:用反問方式表達肯定意思,使感情強烈,而且突出文章重點。

孔子談及實行「仁」的方法時,以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肯定實行仁德是靠自己。

孔子談及君子特質時,以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」肯定君子行事問心無愧。

對偶

作用:增強文章的節奏感,令句子更整齊,朗讀時朗朗上口。

孔子談及君子與小人之別時,提出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」、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」,直截了當地指出重點。

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歷屆DSE的相關題目及答案

2019年第3題

試根據以下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中論孝的章節回答所附問題。

樊遲御,子告之曰:「孟孫問孝於我,我對曰,無違。」樊遲曰:「何謂也?」子曰: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
子曰: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

(i)「無違」和「不違」分別指什麽?(2分)
A.「無違」指不要違反自己的心志;「不違」指不要違反父母的意願。
B. 「無違」指不要違反父母的意願;「不違」指不要違反自己的心志。
C. 「無違」指不要違反禮法;「不違」指不要違反父母的意願。
D. 「無違」指不要違反父母的意願;「不違」指不要違反禮法。

(ii)孔子說要做到「無違」和「不違」才是孝,但是有人批評在實踐時可能會有矛盾。試指出在什麽情況下兩者可能會有矛盾。(2分)

(iii)孔子會怎樣回應以上批評?試就有關章節或研習所得略加説明。(3分)

2019年第3題參考答案

(i)C

(ii)如果父母之意願不合乎禮法,兩說或有矛盾 。/

如果父母要兒子為他們的過失圓謊,子女如這樣做便違反禮法。

(iii)兩者實踐時沒有矛盾,不違父母的意願是重親情,無違於禮是重義。父母之命如不合禮法,如不從則有傷親情,惟見父母不對亦盲從,即置父母於不義,也是不孝,如能夠委婉勸說父母處事合乎禮法,規勸恭敬有禮,父母不從或責難也不會埋怨,這樣做便可以做到情理兼備,既不直接違反父母的意願又合乎禮法。

2020年第6題

試根據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中「論君子」的章節及《岳陽樓記》回答所附問題。

(i)《岳陽樓記》中,范仲淹認爲古仁人「進亦憂,退亦憂」。「憂」的對象是:(2分)
A. 「進」則憂人民,「退」則憂君主。
B. 「進」則憂君主,「退」則憂人民。
C. 「進」則憂人民,「退」則憂自己。
D. 「進」則憂自己,「退」則憂人民。

(ii)在「論君子」的章節中,孔子認爲君子「不憂不懼」。「不憂」的對象是:(2分)

2020年第6題參考答案

(i)A

(ii)自己

2020年第7題

承上題,君子的「不憂」與古仁人的「憂」對象各有不同,試任擇其一,説明對你的啓發。(3分)

2020年第7題參考答案

孔子說君子「不憂」,對象是指自己。因為君子能做到「內省不疚」,即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,努力遷善,便不必憂慮。我認為我們無法取悅所有 人,無法控制際遇,最重要是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,只要經常反省自身,盡力改過,提升道億,便能問心無愧,不論窮達得失都能以不憂慮的心境處事 。/

范仲淹說古仁人「進亦憂,退亦憂」,古仁人憂樂的對象是人民、君王。我認為身為知識份子,不能只獨善其身,須對社會負上一定的責任,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。小至賣旗籌款、擔任義工;大至放棄高薪厚職,加入無國界醫生或到山區義教等。只有擁有古仁人的心胸,為別人而憂,最後亦因為別人而樂,這種快樂才是長久的。

2021年第2題

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其中一則說君子的心胸坦率寬大,小人卻局促憂愁。試摘錄有關句子。(2分)

2021年第2題答案

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

2022年第1(ii)題

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,不可以長處樂。

2022年第1(ii)題答案

約:困苦 / 貧困 / 貧苦 / 窮困的環境

2022年第3題

以下哪一句是文言倒裝句?(2分)
A. 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
B. 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
C. 相如雖駑,獨畏廉將軍哉?
D.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。

2022年第3題答案

A

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模擬試題及答案

詞解題:

  1. 不可以久處。 
  2. 不以其道得之,不也。
  3. 己復禮為仁。
  4. 之以禮。
  5. 請問其
  6. 君子義以為

句譯題:

  1. 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
  2. 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
  3. 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。

課文內容題:

  1. 根據課文內容,以下哪幾項為正確?
    (1)智者願意實行仁德,因他認識到仁德對他有巨大的利益。
    (2)孔子認為不要想像不合符禮的事。
    (3)父母死後依規定的禮節埋葬、祭祀他們就是孝。
    (4)君子犯下過錯,就不會怕改正。

A.(1)(2)(3)
B.(1)(2)(4)
C.(2)(3)(4)
D.(1)(3)(4)

答案:

  1. 窮困、貧困
  2. 離棄
  3. 抑制
  4. 侍奉
  5. 綱目、要目
  6. 根本、本質
  7. 君子擔憂自己沒有能力,卻不會擔憂別人不了解自己。
  8. 實踐仁德要憑自己,還憑別人嗎?
  9. 財富和顯貴是人所希望得到的東西。
  10. D

想獲得更多模擬試題練習,按下方連結!
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上)
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中)

更多DSE中文資訊

如對於DSE中文有任何問題,如私人補習、網上補習等,歡迎 Follow以下網頁及 IG,入面有齊所有你想知道和你需要知道的DSE資訊,助你全力應戰DSE!!!!

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網頁:
https://learnsmart.edu.hk/
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Facebook:
@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
「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」Instagram:@learnsmarteduhk
「中文拔尖導師 Issac Lo」 IG:@dse.issaclylchi
「中文補底導師 Jayden Chan」 IG:@jayden_chinese
「中文及中史導師 Andrew Yip」 IG:@dsec.history
「更多線上課程」:https://upgradehk.com/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有任何疑問,歡迎WhatsApp查詢

繼續閱讀

【DSE中文寫作手法】超詳細解析!卷一卷二必用:人物描寫法、景物描寫法
DSE中文卷一閲讀理解必定會考同學不同的寫作手法。釐清這些寫作手法後,幫助同學應付卷一閱讀理解外,也有助同學處理DSE中文卷二寫作喔!因此,今天就先為大家整合了十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二寫作】中文作文必備四大結構:審題、立意、選材、佈局
不少同學在面對DSE中文卷二寫作時,看完題目後,還沒有具體想法就立即下筆,邊想邊作,以爲能夠把握時間,分秒必爭。事實上,這個做法很容易令到文章結構散亂,沒有重點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中)
DSE 中文卷一中的十二篇範文是已知的必考範圍,相信大家都對它們不陌生。對於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而言,這十二篇範文絕對是能夠提升 DSE 中文卷一考試表現的關鍵。因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】十二篇範文溫習題(附答案)(上)
DSE 中文卷一中的十二篇範文是已知的必考範圍,相信大家都對它們不陌生。對於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而言,這十二篇範文絕對是能夠提升 DSE 中文卷一考試表現的關鍵。因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二寫作能力】狀元中文卷二5**的應試策略,原來秘藏在這裏!?
DSE中文卷四説話被取消後,DSE中文卷二寫作與卷一閲讀理解的分數比重都由24%增加至32%。不少考生因爲理解錯題目要求,就一子錯,滿盤皆落索。大部分的考生對中文卷二寫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DSE中文卷一閱讀理解】死亡之卷,你有所不知的必備應試策略大公開!
自從DSE中文卷四説話被取消後,DSE中文卷一閲讀理解的分數比重由24%增加至32%。向來被視爲「死亡之卷」的卷一,不少學生對於卷一的答題次序和方向都十分迷惘。同學千萬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
繼續閱讀

【DSE中文】中國文化知識補充——八股文 
現今香港社會,香港中學文憑試(DSE)便是大部份莘莘學子通往大學的必經之路,是香港考評局自2012年所舉辦的公開考試,這些年來也經歷了不少的改革。2019 DSE作文題目「談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中學文言文】《壽大姐五十序》語譯、主旨、賞析 + 練習題
初中同學在考試或測驗時,回答課文問答時總難以滿分而回?又覺得文言文甚難掌握?不知如何溫習?今天由學博小編與大家一起溫習課文問答——中學時必學的文言文《壽大姐五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中文修辭手法】一次教識你比喻、比擬的用法!成為中文修辭專家!(內含詳細例句教學)
根據非正式統計,比喻句是大部份學生最先接觸的修辭手法。但是,至今仍然有不少學生未能分辨「比喻」和「比擬」兩者的分別,有學生甚至誤會只是「譯名不同」,即使略知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文言文教學(下)】文言文有甚麼技巧?一技拆解詞類活用的技巧!(內含測驗和答案)
上一篇【文言文教學(中)】所學的通假字,相信同學已略探文言文之奧秘。文言文的字詞變化除了有一詞多義、通假字外,還有詞類活用。橫跨數千年,為何字詞的詞性會有所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文言文教學(中)】教你二十大常見通假字,一招令你掌握文言文技巧!(內含測驗和答案)
接【文言文教學(上)】所學的一詞多義,相信同學對文言文的字詞之廣已有一定認知。文言文的字詞變化除了有一詞多義外,還有通假字。從古至今,為何會出現通假字的情況... >>>>繼續閱讀>>>>
【文言文教學(上)】認識基礎文言文常用字詞,輕鬆搞懂一詞多義的概念!(內含測驗和答案)
相信有不少同學對文言文有着「解不通」的困擾,面對熟悉的字,字義卻與自己想像的天差地別。文言文最基本的概念除了句式變化外,還有一詞多義。文言文經常出現的字詞有... >>>>繼續閱讀>>>>